2024年01月29日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实践者陈明坤:以人为本建好公园城市 让市民生活更舒心

发表时间:2024-01-29 19:32:53 来源:欧宝娱乐官网app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专家,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近年,主持公园城市建设课题研究、发展规划、建设规划、专项规划、技术标准、信息平台、示范设计数十项;主编或参编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相关著作、标准10余部;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省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规划设计奖30余次;作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平台专家,作公园城市交流报告近40次。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工作是塑造每一个人的绿色生活,让新老市民在市井烟火中,融入新的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获得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看见老百姓幸福了,我们作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也倍感幸福。”

  作为全球唯一能遥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级人口城市,成都需要公园,更需要品质公园。“成都要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就离不开生态产品价值的多元转化。”研究公园城市建设多年,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坤如是说。

  10年来,陈明坤见证了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兴起,也经历了所在的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直属设计院到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研究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变。

  对他而言,这10年是幸运的,能够深度参与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感受成都实现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的理念之变、路径之变、使命之变,目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成都的靓丽名片,一座城绿相融、人城和谐的大美公园城市画卷徐徐展开。

  从“窗含西岭千秋雪”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如今越来越绿,越来越清,公园在城里,城在公园中。陈明坤说,看着市民越来越幸福,他工作起来也越发有激情和使命感。

  陈明坤回忆,2012年他刚到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直属单位时,单位的主要职能是设计单个园林。“我来之后,就重新强调用研究型、创新型的思维,把风景园林领域单一的园林设计延伸、拓展,去讲述好园林与城市和区域的一些关系。”陈明坤说。

  当时,陈明坤认为,传统的园林设计工作有简单化倾向,没有实际做到以人为本,并未围绕人的丰富多样需求来设计。“比如,公园的设计要满足全龄化人群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仅要分析服务人群的构成,还要研究哪些是基础需求、常态需求、特色创新需求。”陈明坤说,“通过需求的分析,因地制宜地科学遴选要实现的需求,形成多元复合功能、多样融合业态。在此基础上,通过特色场景的创意设计,形成公园与人和城市的纽带,塑造人的绿色生活。”

  在陈明坤看来,虽然局部的园林设计工作也很有意义,但作为面对城市的事业平台,如果把整个城市的绿色空间进行持续动态的跟踪研究,科学地记录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演变,以及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对市民生活的改善,更能体现对理想人居环境的一种不懈追求。这一想法,也为陈明坤后来从事公园城市建设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我觉得单个园林是一个人居环境的细胞,它的意义在于连接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一个融合自然要素的微缩细胞,可以上升到思考城市与自然ECO的关系,营造城绿协调融合的理想人居环境。”陈明坤举了个例子:“从这个方面思考,我们去做绿地系统的构建,就不单是绿地的布局,还要体现全域性——构建全域生态格局和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均衡性——公园体系的均衡性;功能化——在生态功能基础上,分类融合休闲游憩、自然科普、防灾避险、绿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功能;特色化——彰显成都生态文化特色和休闲生活特征”。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陈明坤还发现了成都的一些特质。他表示,川西园林有个很大特点,即公共游赏性突出。现存私家园林较少,名人纪念园林和祠宇寺观园林等公共开放园林较多,这与都江堰水网孕育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和休闲达观的生活特质紧密关联。“这就要求我们保护好川西园林,传承川西园林文化,把川西园林特色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里面去。”陈明坤说。

  在陈明坤带领下,研究院从过去单一的园林设计,转变为对城市建设系统性的技术支撑服务。

  2018年,成都成为“公园城市”首提地,这对陈明坤启发极大。“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更强调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关系,将更强化城市与公园的融合渗透关系,多层次的城绿协同与融合,将会带来城市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将会为市民塑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将促进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品质生活。”陈明坤说,“我发现可以把自己正在做的风景园林有关工作,作为建设成都公园城市的基础性支撑服务,并充分参与进去。”

  2019年,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更名为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作为公园城市建设实践探索的一个平台,需不断总结和创新。“这要求我们从过去风景园林单一的行业工作,变为更强调对城绿关系的深度认识,去思考怎么样构建一个全域性、系统性、多层次的绿色空间体系,并实现与多种类型的城市空间单元进行耦合与融合。”陈明坤说。

  陈明坤介绍,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工作全方面开展以来,他们第一步是对公园城市城绿耦合与融合,尤其是对各类绿色空间开展相关研究。“通过与国内重点智库、知名高校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对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策略和新路径进行研究。”陈明坤说。“我们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做了一系列的专业性研究与规划设计,把公园城市的理念融入到我们城市建设里面来,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创新实践导引。”陈明坤介绍。据了解,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近年完成公园城市建设有关技术工作100余项,其中就包括指导未来5年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成都市“十四五”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的相关内容。

  “我们在城市建设实践探索中,把一些公园城市创新理念融入建设实践,形成系列技术标准、导引。”陈明坤说。

  据了解,近年来研究院在公园城市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基础上,逐步构建全国性团体标准、区域标准、技术导则等10余项,引导公园城市建设实施,促进公园城市建设规范性、创新性、先导性、示范性。

  此前,陈明坤曾在城乡规划领域摸索了15年,虽说也参与了大量的项目,做了很多实践,但创新性和引领性的工作偏少。

  10年前,陈明坤进入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工作,一开始想干两年可能就会回到老本行,没想到却慢慢热爱上这样的领域。陈明坤说,“规划偏向于整体、系统的思维方法,但园林却是接近自然的、放松休闲的,也有人文艺术特色,我发现可以把这两者融合,做一些创新工作。”

  看似冲突的两者,在陈明坤思考和实践中产生了奇妙的融合。“园林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可以上升融合到城市,也可以把城乡规划系统性思维,用于更好构建风景园林实践探索体系。”陈明坤说,“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让我对城市特色塑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上成都本身就是一座生态、人文、生活交织融合、和谐共生的城市。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成都未来人居环境的探索更有激情了。”

  “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工作是塑造每一个人的绿色生活,让新老市民在市井烟火中,融入新的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获得对城市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看见老百姓幸福了,我们作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也倍感幸福。”陈明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