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重要论断写入党章。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了我们党对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坚定决心。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一论断,有助于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内涵,有助于理解坚持节约世界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助于坚持思想意识上更加珍爱自然,行动和措施上更加积极保护生态,用矢志不渝的努力迎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作为国家能源建设力量之一的中国石油旗下的钻探公司,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文明钻探施工一要坚定不移地遵守国家生态文明制度,提高人的生态文明意识;二是要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吸收当今世界一切文明的实施工程技术和管理,大力推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施工理念,促进企业文化与国家文化的高度和谐;三是要创新驱动,提升文明施工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作出行业贡献。
坚定不移地遵守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务。从与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中,我们10多年前的最大的感受是文明施工“缺钱”,没有物质基础;后来靠“砸钱”,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能搞出一个良好的文明施工环境来,但不能持续,深刻的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实现企业人的素质提高和国家层面制度的进步。根本原因是缺乏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更加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来调节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企业尊重生态文明制度,不但要尊重和遵守国家已有的有效制度外,还要尊重创新的制度,包括建立新制度和完善已有制度。从行业发展的全球视野上,带头做到凡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行业行为,都要对照国家相应的法规制度去调节和管束,达到企业文化自觉自主地服从国家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境界。
吸收当今世界一切先进实施工程技术和管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施工理念。在能源领域,国际跨国公司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健康、安全、环保的文明施工理念,那时中国石油刚刚通过物资缺但精神不缺的大会战,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太平洋刚十年,完成了历史赋予的能源任务,但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尊重观念还受制于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近二十年,中国石油文明施工和管理的理念,受到先进文明落差式冲击,奋力直追,开始在买不到的技术和管理文化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动力,与时俱进地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实践中注入科学发展主要内涵之一推进生态文明施工理念,取得了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的骄傲成果。通过推进生态文明施工理念,在国内,实施上游业务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为主的水平井勘探开发模式,中游以提高油气井采收率为主的效益生产,下游以精细化、深加工管理为主的产品技术服务。尤其是在与讲求竞争力的国际石油公司的合作实践中,愈发感受到了跨国公司尊重所在国家、地区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对企业经营和名誉头等大事的重视,这也是今后中国能源企业走向世界和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行为,更是坚持秉持的理念。
创新驱动,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精确指出,“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高技术密集的能源企业中国石油来说,这为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科技方面,不管是“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还是成功研发应用1.2万米超深井钻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万米级交流变频钻探装备的国家,还是长庆油田低渗透油气田在短时间内依靠科学技术建成目前中国最大当量的油田,还是文明施工大力推广的国际先进的水平井、欠平衡井技术的普遍应用……展示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创新力量。就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增长普遍存科技驱动整体经济比重不大的问题。为此,十八大报告指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除了争取政府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支持力度,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建设规范的知识产权市场,还要让企业的创新投入能获得合理回报,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创新驱动方面,国家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石油科研领域,促进重大设计、新型材料、冶金、装备制造、工艺技术集成、科技理论水平的提高,用法律保护发明和知识产权。通过创新驱动,与世界强手“对标赶超”,提升价值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通过提高质量和效益来赢得更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文明施工程度,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