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绿色丝路建设”一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国际绿色合作,打造全球绿色生态家园已变成全球各国的广泛共识,推动绿色“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建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有着重要深远的意义。近期,公司国际业务一部青年员工李辉第三次在《国际工程与劳务》杂志上撰文,发表题为《形成以绿色产业为纽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环保类专业文章,围绕绿色产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纽带关系,深刻分析了绿色产业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非消极作用,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的绿色产业布局、生态环保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尝试方向。
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倡议各国共同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新冠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不仅为全球绿色、低碳、循环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治理问题指明了方向,更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我国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绿色之路,将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融入“一带一路”,将中国绿色发展机遇同分享,推动世界各国形成以绿色发展为纽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了生态环境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国家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大,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部分生物濒危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影响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需积极践行绿色“一带一路”,秉持正确义利观,注重项目的可持续性,将中国先进环保技术带出去,为所在国建造高质量的绿色基础设施。
环保行业往往具有公益性,项目多以谋求社会效应为目的,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由此产生了以政府为代表的项目主导方追求公众利益最大化和以企业为代表的项目投资、管理方追求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点。平衡项目投资人和使用人之间的利益诉求是环保公司发展的本质。由于各国政府、相关全球性组织和金融机构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并制定和出台多形式的支持政策,资金壁垒已不再是环保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垃圾分类、流域治理等相关环保法规政策,促进了环保产业需求的释放。同时,财税、金融和贸易等多方面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也加快了环保产业的资源聚集。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界定了绿色产业和项目,深入推动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推出创新碳排放权抵押融资、绿色市政专项债券、绿色期权等多项支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金融理财产品和工具。混改浪潮促使大量的国资进入环保民企,环保行业整合加速,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在海外发展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环保相关领域的合作迅速增长,合作模式一直在升级。如由光大国际以BOO项目模式承建,2018年正式竣工投产的越南芹苴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已成为中国环保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标杆项目。
虽然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环保企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比于苏伊士环境、美国废物管理公司等全球知名环保龙头,中国环保企业在市值、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等方面任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比仍然较低,缺少行业国际头部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后劲不足。
2021年4月,全球最大环保企业威立雅集团宣布与全球第二大环保企业苏伊士集团达成原则性合并协议,合并后的公司年营业额预计超过2800亿元人民币。而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的“2020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排名第一的光大环境年营收仅为361亿元人民币,中国水务行业龙头北控水务年营收为213亿元人民币。可见中国环保企业的发展现状仍与全球头部企业水平差距明显。另外,中国环保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仍有不足,部分装备技术高度依赖进口。根据《2020中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状况报告》,在新材料领域,膜材料,如聚砜(PSF)原料、乙烯(PE)无纺布等高度依赖进口,供应链被德国、美国控制。环境监视测定领域中的质谱仪、色谱仪组件以及采样设备高度依赖国外技术,主要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包括Arcgis在内的土壤和地下水模拟软件,完全依赖进口,国内没有替代。
中国拥有巨大的环保市场,有力度的环保支持政策,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断突出和强化企业核心国际竞争力。
我国环保企业海外发展历史为成为国际性环保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转型指明了路径。从以价格和质量为优势的环保设备生产出口商,到目前仍为主流的以设计创新、性价比和融资能力作为竞争力的工程承包商,延伸到以综合顶层设计能力、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竞争力的的全流程环保服务商,完善的纵向产业链是成为国际标杆企业的必要条件。企业随市场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变化做出响应的主观转型也体现在环保领域的横向拓展。
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单一独立的污水、固废或者大气领域问题,而是生态系统性问题,所以生态治理的需求也是系统性的,环保项目日渐趋向一体化和综合性。例如区域河套整治环保项目就会涉及污水处理、固废处置、大气治理等多领域综合治理解决方案。融合环保领域各类优质资源(包括污水治理、垃圾发电、大气污染、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环保处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先进的技术)的综合性集团企业必然在获取此类综合大型项目订单上更有优势。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创立于1853年,是当今世界唯一一家以环境服务为主业的大型集团。为维持公司的可持续增长,威立雅在近几十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都进行了大量的兼并收购。业务领域从最早的城市供水业务扩展到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危废处理,到如今剥离掉交通部门后仍剩下水务、废品管理和能源三大核心业务部门。通过并购完善产业链,丰富行业领域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同时,通过顶层设计将不同环保领域项目进行科学有效地整合也会多元化项目的商业模式,这点在下文中通过新加坡Tuas Nexus 大型污水垃圾综合处理设施项目举例说明,掌握多领域资源是其实现的前提条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企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势所迫,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把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自主创新不是孤立和封闭,也不仅仅关起门来一心一意地搞核心技术攻坚战,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跨国界、跨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现阶段各国都开始重视环保技术应用和环保企业培养,细致划分领域新技术新企业纷纷涌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一直是中国技术产业缩小与外国差距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内固废处理领域标杆企业中国天楹正是采用该方式,实现了进军海外市场的目标。2015年,中国天楹买断了比利时WATERLEAU公司Energize®垃圾转化能源技术,该技术是当时世界先进的焚烧技术之一。通过海外技术的并购引进,利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技术消化吸收,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技术优势作为立足点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公司的国际市场份额。
除了技术引进创新,充分的发挥我国在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优势,通过行业协同创新也是中国环保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趋势。现代智能化将支撑环保产业向高质量、精细化、系统化、标准化过渡,进一步地实现行业的降本增效,有效地促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 华为公司敏锐洞察到环保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始智慧化环保产业布局。2019年底华为中标45亿深圳市智慧水务一期工程,这一事件成为行业热点,也为环保行业点亮了新的发展趋势。2020年以来,华为加速了拓宽智慧环保商业版图的脚步,先后联合深圳水务集团、东莞市水务集团、水发集团等地方性水务集团和水务行业领军企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智慧水务建设开展合作。在网络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手段智能化治理污染与保护自然环境,成为环保行业技术创新的新聚点。
投资周期长,盈利模式单一是环保产业面临的另一个痛点,通过商业模式顶层设计,降低项目成本,进一步将环保项目付费方从政府和使用者向多方转变可有效对冲项目的公益属性,提升其市场经济属性。
首先是通过多领域环保项目科学整合,丰富项目产品和提高社会效益。新加坡环境局和公用局联手打造的Tuas Nexus大型综合设施,是全球首个污水垃圾综合处理厂。厂区内的大士供水回收厂(TWRP)和结合四类垃圾处理系统的集成废物管理设施(IWMF)比邻而建,能够达到相互辅助和资源互用的效果。如大士供水回收厂的污泥经脱水处理后,可送往集成废物管理设施处理,并产生电力。该项目通过巧妙的顶层设计,将A设施的副产品成为B设施的资源,整体降低项目投资所需成本,多元化项目产品,实现项目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其次,通过跨行业商业模式的有效联动,拓展盈利渠道。如将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迁址或设备“下沉”,从而释放更多土地供规划发展。环保企业在承接地方环保项目时,可以联合房产开发商共同制定土地开发规划方案,以此来实现多方在更大范畴的共赢。中国水环境集团的大理洱海环湖水环境治理PPP项目,通过采用下沉式再生水厂,节约地面空间约160亩,地上空间建设集科普教育、生态景观、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水生态综合体,开创了水环境治理和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新型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