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4年03月25日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

发表时间:2024-03-25 20:32:55 来源:业内资讯

  中国日报6月6日电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了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办,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联合体副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致辞中指出,50年前召开的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采取共同行动保护地球环境的起点,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中国政府从此将保护环境提上国家重要议事日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在探索中蒸蒸日上。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生态环境科技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和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广大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人员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对创新环境治理技术、方法和路径都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也为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比以前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比以前任何一个时间里都需要向科学技术要答案、找方法、寻路径,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大有可为。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在致辞中表示,2022 年恰逢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对于全球环境界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科学技术在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污染和废弃物这三大全球环境危机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经联合国环境大会审议通过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2-2025周期战略》,确立了以科学为引导,努力在科学、政策建议和决策者之间建立比以往任何一个时间里更加紧密的联系,环境署支持各国政府与合作伙伴、科学家们、民间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共同应对这三大危机,为了稳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一个无污染的地球而努力。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已经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转变为倡导者和引领者,期待科学家和企业界带来更多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既全力支持中国自身的减污降碳、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同时与国际同行加强合作与交流,惠及四周的国家、亚太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联合体副主席、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介绍了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各进展完成单位的科学家代表分别介绍了十大进展,包括:国产超光谱卫星痕量气体遥感及应用、空气污染全组分暴露表征及健康效应机制、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研发关键技术与环境应用、大气污染时空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农畜牧业氨排放污染高效控制技术、卫星遥感碳核算系统和中国碳卫星全球高精度碳产品、大气重污染硫酸盐快速形成的化学原理、污泥全链条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变化规律及调控机制。

  2021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15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今年是连续第三年开展。2021年度入选的进展内容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项目团队围绕痕量气体时空分布表征关键科学问题,研制了我国分辨率最高的紫外-可见超光谱卫星载荷,研发了从超光谱卫星发射前定标、在轨定标到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的完整遥感算法,在载荷核心部件遭到国际禁运的不利客观条件下,实现国产卫星多组分痕量气体反演精度达到国际同类最先进卫星的同等水平,数据结果被大范围的应用于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成为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大气环境遥感监测和分析的业务化标准产品。

  为科学、精准治理空气污染,聚焦从污染源到健康效应的证据链及因果关系,开发暴露组学技术识别关键危害组分,量化生物质燃烧源颗粒物的全球健康风险,揭示臭氧非均相氧化对室内污染的影响;发展多组学技术,揭示空气污染显著影响脂质代谢,提出臭氧造成氨基酸代谢紊乱的机制,发现空气污染导致的新型健康结局;建立以准实验评价大气污染治理健康效益的新范式。结果发表于PNAS、自然通讯、柳叶刀子刊等,向国家提交多份咨询报告。

  水污染治理关键新材料和技术创新突破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科技保障。研究团队以纳米材料可控制备-原理与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示范应用为主线,在可控制备和高效利用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在制备原理、高效水处理技术应用和工程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现了新型功能性工程纳米材料的自主研发、环境应用和工程示范的有机融合,成果推动了绿色纳米环保科学技术发展,提升了行业科学技术水平,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供科技支撑。

  研究研制了高分辨率大气污染时空变化近实时追踪数据集,突破了大气污染多驱动因素解耦技术,解析了我国PM2.5污染长期变化趋势及主要驱动因素,定量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环境政策、气象条件变化和人群脆弱性等4个方面共8项因素对PM2.5污染和健康风险的影响,揭示了近年来污染治理和能源结构转型措施对推动PM2.5浓度下降的决定性作用。成果支撑了国家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和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研制的数据集被学术界广泛使用。

  主要完成单位: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

  建立了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和观测技术、标准体系和信息管理平台,累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749个观测样区、1.1万余条样线,涵盖森林、草地、荒漠、湿地、农田和城市等代表性生态系统。2021年,Nature杂志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China BON)进行专题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将该网络作为重要成果进行重点推介。项目成果已应用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河北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针对农畜牧业氨减排的技术与模式瓶颈,编制了我国高精度动态氨排放清单,建立了氨排放评估与预警平台;提出了减、抑、控、固氨减排理论框架;创新了普适和前瞻多层次氨减排技术,实现了密闭堆肥反应器等设备的产业化;创建了以目标为导向的分步式氨减排模式。集成了全国可复制的县域畜牧业全链条氨减排射阳模式和农牧双循环氨减排南小吾模式。为我国氨减排提供了创新的技术路径、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和可复制的运行模式。

  中国碳卫星TanSat是我国首颗、国际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团队,自主研发了碳反演数据分析系统IAPCAS。反演获取了TanSat全球XCO2数据,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被列入欧空局第三方卫星计划;研究我国碳通量时空格局,揭示了我国陆地ECO碳汇的巨大潜力(Nature,2020);计算获得了首个TanSat通量产品,降低不确定性30%–50%。为基于我国碳卫星研究碳排放、碳汇等碳中和重大科学问题奠定基础,利用该系统模块设计论证我国下一代碳卫星。

  硫酸盐是颗粒物的重要组分,对我国北方冬季重污染形成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化学所与北大等国内多家单位合作,首次揭示SO2气溶胶表界面锰催化反应主导重污染硫酸盐的快速生成,北方冬季低温、高湿、高离子强度等会使表界面化学生成速率相比传统反应高2-3个量级。结合外场观测和区域数值模式,发现新机制可解释超过九成的硫酸盐生成。研究结果为我国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和区域联防联控等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其他几个国家空气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主要完成单位: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景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围绕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项目团队突破了适合我国泥质特征的污泥高级厌氧消化、沼液厌氧氨氧化、高效好氧稳定、深度脱水减量、热化学高效转化、产物土地/建材资源化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编制了覆盖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主流技术路线的工艺包,发布了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系列标准、指南、规程;推动建成了北京高级厌氧消化+土地利用、上海干化焚烧+建材利用两大全链条综合示范区,初步构建了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标准体系,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对我国旱区生态系统进行8年大规模野外调查基础上,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建立了调控植物生物量分配规律的一般性理论模型;揭示了不同环境下植物根茎叶生物量与元素含量等功能性状的变化规律;解析了我国旱区不同生活型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动态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提出并验证了环境胁迫-植物与微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关系互作原理及其转变机制的理论假说。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国际顶级期刊上,且被遴选为Editors Highlights对象和Top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