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二五”环保重大工程实施

发表时间:2023-12-23 11:23:37 来源:环保建材

  环境保护部部长曾指出,实施环保大工程,促进大发展,实现新突破,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基本经验。“十一五”期间十大环保工程顺利实施,积累了哪些经验?“十二五”时期还将实施哪些重大工程以推动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报特邀相关专家就“十二五”环保重大工程的实施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环境保护部部长曾指出,实施环保大工程,促进大发展,实现新突破,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基本经验。“十一五”期间十大环保工程顺利实施,积累了哪些经验?“十二五”时期还将实施哪些重大工程以推动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本报特邀相关专家就“十二五”环保重大工程的实施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十二五”时期是实施环保大工程的机遇期,应依托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全方面提升环境管理工作水平,突破制约瓶颈,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推动环境保护战略转变。

  有力推动了各项污染治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保障了“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实施了环境保护十大工程,有力推动了各项污染治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保障了“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城市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实施,使“十二五”期间实现县县建有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基本解决了行业性脱硫问题。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程的实施,填补了各地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空白,极大地提高了环境安全保障水平。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后,短短的5年内制约因素从硬件配置不足转变为经费保障、人员技术水平等软件能力不匹配。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地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与污染减排紧密关联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火电脱硫工程建设超过预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跨越发展,是“十一五”期间大工程实施的典型。到2010年,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832座(“十一五”期间增加约2000座),解决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日(“十一五”期间增加6535万立方米/日)。河南、湖南、贵州等16个省(区、市)辖区内县县建有污水处理厂,污水厂实现COD削减量占全部COD总削减量的58.5%。到2010年,全国累计建成投运燃煤电厂脱硫设施5.78亿千瓦(“十一五”期间增加5.32亿千瓦),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2010年的82.6%,建成投运的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超规划目标1.77亿千瓦(是规划目标的150%),电厂脱硫工程实现二氧化硫削减量占总削减量的59.5%。

  “十一五”期间,以工程减排为重点,大工程带动大治理,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开展环保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政府重视,环保部门统筹谋划,部门联动,这是工程治理发挥作用的基础。以完成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为抓手,一大批治污工程纳入环保目标责任制来管理,一批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规划、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直接催生了新的工程建设项目、机制、投资和工作领域,流域考核等也有力地推动了工程设施建设。二是政府投入先导,社会投融资活跃,大投入带动大治理,这是大工程治理的前提。“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投资1566亿元用于污染防治,强化政府环境保护投入,制定实施了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政策,绿色信贷、跨界断面赔偿补偿等一批直接、间接融资手段不停地改进革新发展,全社会环保投资达到2.16万亿元。在污染治理工程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逐渐完备,污染防治进程明显提速,环境保护领域不断拓展,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实践都出现重大变化。

  政府格外的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处于以治污为主的阶段,需要大工程的集中有效持续投入;各项环保工作具备一定的基础,具备通过重点带动全局的可能性。

  一是政府格外的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环保大工程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各级政府格外的重视和全力推进。国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政府财力提高尤其是公共财政理念和环境基本公共服务概念的提出,为“十二五”期间大投入大治理创造了驱动力。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迅速增加为筹措环保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十二五”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已分解,进一步强化了目标责任制,将规划执行情况作为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这一举措将充分调动各级政府抓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环保工程规划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环保工作处于以治污为主的阶段,需要大工程的集中有效持续投入,也是工程治理能够发挥作用的阶段。“十一五”期间污染治理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十二五”期间,是重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的时期,是环境保护的敏感时期。中国环境中长期战略表明,“十二五”时期仍以总量控制为主,以解决常态污染为重点,同时积极启动开展其他污染物的防治工作,局部区域先行先试解决区域性污染特征因子。解决主要污染物排放,需要大规模建设污染治理设施,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因此,“十二五”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然处于污染治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阶段,实施大工程战略是环境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的内在要求。

  三是各项环保工作具备一定的基础,具备通过重点带动全局的可能性。实施环保大工程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需要在污染治理技术、产业支撑、资产金额的投入、环境管理能力等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够支撑环保大工程的实施。近40年来,我国环保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过程。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环境管理机制体制、环保部门机构和能力、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支撑能力逐步完善和增强,环境保护投入逐年加大,具备了实施环保大工程的各项基础,将改变工作主体分散、着力点分散、时间和空间上分散的局面,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开展工作,并实现不一样的地区步调的基本统一、环境公共服务的基本均衡。

  明确定位认识,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强化重点任务,在全面部署的同时着力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深化推进途径,积极筹措资金,整合相关政府资金,形成合力。

  一是明确定位认识。实施环保大工程,提高环保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将环保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战场。实施环保大工程,其核心是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全过程的环境污染治理。应将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予以重视,通过环境保护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二是强化重点任务:实施环保大工程,解决常规污染问题,改善重点地区环境质量,加快环境保护管理的战略转型。实施环保大工程就是要以集中解决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实施歼灭战。目前阶段,污染治理的重点应以常规污染问题为主,在全面部署的同时着力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考虑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污染因子,改善重点河流、湖库等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推动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应结合环保大工程推进,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强化分区分类管理,改变抓点源的固有管理方式,根据不一样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制定针对性、灵活性、差异性的环境管理制度与政策,统筹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质量考核。

  三是深化推进途径:以资产金额的投入、技术标准、项目验收、绩效考评、运行监管为重要抓手,全方面推进环保大工程的实施。实施环保大工程要积极筹措资金,整合相关政府资金,形成合力,并确保资产金额的投入与环保大工程资金需求的重点领域相吻合。从项目前期环评、技术工艺、建设标准、项目实施等各环节,抓好项目审查与管理,确保项目符合规划目标任务需求。加强竣工项目验收,完善不一样项目的验收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绩效考评,确保项目建成后符合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着力抓好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监管,充分借助社会力量,加大污染治理设施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项目建成后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效益。

  四是把握目的导向。以环保大工程为纽带,着眼于环保事业全局,全方面提升各项环保工作水平。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与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等,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以大治理与环境监管并重,加强环境综合监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环境管理优化产业体系,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等,提升环境管理上的水准;强化环保部门参与环保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职能,提升环保部门项目管理上的水准;强化环保大工程的产业与技术支撑,努力提升环保队伍技术水平,推动环保产业大发展;强化环境监管的可持续性,提升经费保障水平。

  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垃圾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新增领域技术创新;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环境质量改善,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结合“十二五”期间的阶段性特征,以弥补历史欠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为重点,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工程、农村环保惠民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工程、核与辐射安全保障工程、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工程、环境监管能力基础保障人才建设工程等8项重大工程。

  一是加强城镇生活垃圾污水、垃圾处理处置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增加环境保护投入,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弥补污染治理设施不足的历史欠账。加快县城和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解决能力,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推进造纸、印染和化工等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加强燃煤电厂、钢铁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将核与辐射、重金属等作为防范环境风险的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工业化过程中环境安全保障问题。

  二是加强主要污染物减排新增领域技术创新,加强环境监管软实力,努力突破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制约瓶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落实工程减排。推动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开展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泥试点,加强脱硫副产物、重金属等处理处置研发技术,突破新增减排领域污染治理技术瓶颈,带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升级。以提升环境监管软实力为重点,在推进环境监管硬件配置的同时,强化环境监管运行保障,提升环境监管人员队伍技术水平,努力实现环境监管能力的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加强环境法规体系建设,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标准,加强科技与环保产业支撑能力,推动环境管理工作上层次。

  三是以改善水、大气、土壤与生态环境质量,保障重点领域环境安全为重点,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环境质量改善,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针对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集中力量,分流域、区域逐一开展消灭劣Ⅴ类水体、消除重金属污染等典型环境问题的歼灭战。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推进重点区域联防联控,加大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总氮、总磷等污染的控制。加大重点区域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垃圾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的策略,要重点协调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政府与市场、重点与全面、执法监管与项目过程管理、常规工作与工程组织实施等之间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勇于系统谋划。实施环保大工程,带动环保事业大发展,是政府责任,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环保部门要承担系统谋划、统一组织、督促检查、参谋诊断等责任,严格执法监管,积极介入项目组织实施,将环保要求任务化、环保任务工程化,并经党委、政府综合决策,将其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促进政策和投入落实,分工负责、共同推进。

  二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善于统筹安排。环保大工程的实施,不但需要政府的合理引导和全力推进,更需要发挥市场的力量,实现优势互补。政府应重点加强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内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制定有效的政策机制,发挥市场潜能,提高全社会推进环保事业大发展的能动性。要逐步增强企业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引导社会参与监督管理,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和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水平,鼓励各方力量参与环保大工程建设。

  三是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敢于突破环境瓶颈。环保大工程不同时期重点有所差异,需要动态调整。要突出重点,集中优势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影响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免面面俱到、顾此失彼。当前尤其需要强化规划任务的龙头作用,确保资产金额的投入与环境保护重点需求一致,提高环境保护投入绩效,以点带面,实现新的突破。

  四是处理好执法监管与项目过程管理的关系,提高设施稳定和可靠性。环保系统抓项目管理,首先要从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要求出发,将环境管理着眼点从末端排放口向治污设施全过程延伸,制定技术规范,出台建设标准,加强治污项目技术、工艺、设备、方案、投资的技术、经济可靠性审查。治污设施验收更多地关注治污工艺技术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加强工程运营监管,以“质”促“量”,切实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及其对环保任务要求的支撑作用。

  五是处理好常规工作与工程组织的实施关系。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注意培养投融资政策研究与项目管理人才,大力提升环保部门项目管理能力;在配合、学习有关部门抓好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环保系统项目运作能力;在建立和完善适应环保需求的机制制度过程中加大环保部门参与财政资金分配、综合决策的力度;在督促污染源整治过程中激励与惩罚并用,建立环境保护的统一战线;在污染治理项目组织、审评等环节管理中落实环保要求;在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实施中渗入项目管理理念,最终实现协同增效,带动环保事业大发展。


上一篇: 修建工程绿色施工环境保护方针及办法 下一篇: 【48812】施工办法计划Word模板下载